❤1936年,鲁迅去世还不到一个月。突然,一位女作家发表了4000字的长文,她痛骂鲁迅是:衣冠败类、奸恶小人、枉为人师、无脸无耻……
20世纪初的中国,风雨飘摇。
内忧外患之下知识分子们迫切寻求救国之道,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,鲁迅和胡适就是这场运动的领军人物。
他们都渴望用思想的武器唤醒沉睡的中国,都对民主、科学和自由充满向往。
在《新青年》杂志的阵地上,他们曾经并肩作战。
胡适倡导白话文,鲁迅创作白话小说,他们用文字的力量冲击着旧时代的思想禁锢。
早期二人也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。比如在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方面,他们频繁通信,交换彼此的见解和发现。
那时他们互相欣赏,彼此尊重,是志同道合的战友。
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二人在思想和性格上的差异逐渐显露,鲁迅性格尖锐,嫉恶如仇,他的文字如同匕首,直刺社会弊病;胡适则温和宽容,更注重学术研究和理性思考。
鲁迅对胡适始终抱有一种“不信任”的态度。他曾用“武库”的比喻来形容胡适,认为他城府极深,让人捉摸不透。
在《忆刘半农君》中,鲁迅对胡适的评价更是耐人寻味,他“侧着头想一想”的细节,也暗示了二人之间微妙的关系。
在学术观点上,他们也存在分歧。比如鲁迅的小说《中国小说史略》就曾被质疑抄袭日本人盐谷温的作品,尽管胡适后来为鲁迅澄清了此事,但这个事件也反映了二人在学术研究方法上的不同。
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应对方式也大相径庭。
鲁迅的杂文犀利辛辣,批判的对象经常是胡适所尊敬的师长或朋友,比如胡适本人、杨荫榆、陈西滢等。这使得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和复杂。
苏雪林事件更是将二人的分歧推向了高潮。她是一位武汉大学的教授,对鲁迅的作品和为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。
胡适虽然劝诫苏雪林要宽容待人,但也客观地评价了鲁迅的贡献,并为其澄清了“抄袭”的冤枉。
尽管存在诸多分歧,鲁迅和胡适始终保持着对彼此的尊重。即使在观点交锋最激烈的时期,他们也从未失去对彼此学术成就的认可。
胡适一直对鲁迅的早期文学作品和小说研究给予高度评价。他认为鲁迅在这些领域的贡献是“上等工作”。
在苏雪林事件中,胡适也指出鲁迅“自有他的长处”,并主动为鲁迅澄清“抄袭”的冤屈。
鲁迅同样认可胡适的学术成就。在指导日本朋友增田涉翻译《中国小说史略》时,他特意叮嘱增田涉要参考胡适的研究成果,并根据胡适的意见修改《史略》中的错误。
鲁迅和胡适的关系,既是并肩作战的战友,也是观点交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,不能简单化、标签化。
要看到他们的多面性,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,才能更客观、更全面地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。